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——直角尺,JJG7-2004代替JJG 61-1980,JJG 7-1986。自2004年09月02日起施行。
...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——直角尺,JJG7-2004代替JJG 61-1980,JJG 7-1986。直角尺檢定規程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4年03月02準準準,并自2004年09月02日起施行。
歸口單位:全國幾何量角度計量技術委員會
主要超草單位:陜西省計量測試研究所,西安建筑科技大學
參加起草單位:賽寶計量檢測中心,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。
本夫程委托全國幾何量角 度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
本規程主要起草人:王彩霞(陜西省計量測試研究所),常青(陜西省計量測試研究所),王平安(西安建筑科技大學)
參加起草人:張輝(陜西省計量測試研究所),李江云(賽寶計量檢測中心),劉亞南(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)
直角尺檢定規程
1、范圍
本規程適用于直角尺的首次檢定、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。
2、引用文獻
本規程引用下列文獻
JJF 1001-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
JJF 1059-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
JJF 1094-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
GB/T 6092-2004直角尺
使用本規程時,應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獻的現行有效版本。
3、概述
直角尺是檢驗和劃線工作中常用的量具。用于檢驗工件的垂直度或檢定儀器、機床縱橫向導軌的相互垂直度。通常用鋼、鑄鐵或花崗巖制成。按其結構形式可分圓柱直角尺(圖1), 矩形直角尺(圖2)、 三角形直角尺(圖3)、刀口形直角尺(圖4)、鑄鐵直角尺(圖5)、寬座直角尺(圖6)、平形直角尺(圖7)、線紋鋼直角尺(圖8)。其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、示值誤差分別見表1至表8。

表1 圓柱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準確度等級 |
00級、0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1250 |
D |
80 |
100 |
125 |
130 |
200 |

表2 矩形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等級 mm
矩形直角尺 |
準確度等級 |
00級、0級、1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L |
80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刀口矩形直角尺 |
準確度等級 |
|
基本尺寸 |
H |
63 |
125 |
200 |
|
L |
40 |
80 |
125 |
|

表3 三角形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準確度等級 |
00級、0級、1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1250 |
L |
80 |
125 |
200 |
315 |
500 |
800 |

表4 刀口形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刀口形直角尺 |
準確度等級 |
0級、1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L |
32 |
40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寬座刀口形直角尺 |
準確度等級 |
0級、1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75 |
100 |
15 |
200 |
250 |
300 |
500 |
750 |
1000 |
L |
40 |
50 |
70 |
100 |
130 |
165 |
200 |
300 |
400 |
550 |
表5 鑄鐵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鑄鐵直角尺 |
準確度等級 |
0級、1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1600 |
2000 |
L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

表6 寬座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準確度等級 |
0級、1級、2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250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1250 |
1600 |
L |
40 |
50 |
63 |
80 |
100 |
125 |
160 |
200 |
250 |
315 |
400 |
500 |
630 |
800 |
1000 |

表7 平行直角尺基本尺寸與準確度等級 mm
平面形直角尺和 帶座平面形直角尺 |
準確度等極 |
0級、1級、2級 |
基本尺寸 |
H |
50 |
75 |
100 |
150 |
200 |
250 |
300 |
500 |
750 |
1000 |
L |
40 |
50 |
70 |
100 |
130 |
160 |
200 |
300 |
400 |
550 |

表8 線紋鋼直角尺基本尺寸和示值誤差
基本尺寸 H |
150 |
200 |
250 |
300 |
400 |
500 |
示值誤差 |
±0.3 |
±0.5 |
表9 測量面、基面及側面的表面粗糙度
測量面尺寸 H/mm |
測量面和基面的表面粗糙度 Ra/μm |
側面的表面粗糙度 Ra/μm |
00級 |
0級 |
1級 |
2級 |
線紋鋼直角尺 |
1.60 |
≤ |
0.10 |
0.20 |
0.20 |
0.40 |
1.60 |
> |
0.40 |
表10 測量面和基面的垂直度、平面度、直線度及平行度
測量面尺寸 H/mm |
α、β測量面相對于 基面的垂直度/μm |
平面度或直線度/μm |
基面間的平行度/μm |
等級 |
00 |
0 |
1 |
2 |
00 |
0 |
1 |
2 |
00 |
0 |
1 |
2 |
5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63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75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8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0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.0 |
1.0 |
2.0 |
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125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1.5 |
3.0 |
6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5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6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20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25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0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315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0 |
2.0 |
4.0 |
8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0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50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1.5 |
3.0 |
6.0 |
1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63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4.0 |
8.0 |
16.0 |
32.0 |
75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80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2.0 |
4.0 |
8.0 |
16.0 |
5.0 |
10.0 |
20.0 |
40.0 |
100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8.0 |
2.5 |
5.0 |
10.0 |
20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48.0 |
1250 |
7.0 |
14.0 |
28.0 |
56.0 |
3.0 |
6.0 |
12.0 |
24.0 |
7.0 |
14.0 |
28.0 |
56.0 |
1600 |
9.0 |
18.0 |
36.0 |
72.0 |
4.0 |
7.0 |
14.0 |
28.0 |
9.0 |
18.0 |
36.0 |
72.0 |
2000 |
- |
22.0 |
44.0 |
- |
- |
9.0 |
18.0 |
- |
- |
- |
- |
- |
注:基面的平面度不允許凹。 |
表11 鑄鐵直角尺的平面度刮制接觸點數
檢定項目 |
準確度等級 |
0級 |
1級 |
25mm×25mm正方形面積中的接觸點數 |
≥25點 |
≥20點 |
任意兩個正方形(25mm×25mm)內的接觸點數之差 |
≤5點 |
表12 線紋鋼直角尺的垂直度、平面度、直線度和平行度 mm
測量面尺寸 H |
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 |
測量面的平面度或直線度 |
基面間的平行度 |
150 |
0.15 |
0.08 |
0.06 |
200 |
0.20 |
0.10 |
0.08 |
250 |
0.25 |
0.12 |
0.10 |
300 |
0.30 |
0.15 |
0.12 |
400 |
0.40 |
0.20 |
0.15 |
500 |
0.50 |
0.25 |
0.20 |
表13 側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
測量面尺寸 H/mm |
側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/μm |
00級 |
0級 |
1級 |
2級 |
50 |
10 |
20 |
40 |
80 |
63 |
15 |
30 |
60 |
120 |
75 |
15 |
30 |
60 |
120 |
80 |
15 |
30 |
60 |
120 |
100 |
15 |
30 |
60 |
120 |
125 |
20 |
40 |
80 |
160 |
15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16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20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250 |
20 |
40 |
80 |
160 |
300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315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400 |
30 |
60 |
120 |
240 |
500 |
40 |
80 |
160 |
320 |
630 |
40 |
80 |
160 |
320 |
750 |
50 |
100 |
200 |
400 |
800 |
50 |
100 |
200 |
400 |
1000 |
60 |
120 |
240 |
480 |
1250 |
70 |
140 |
280 |
560 |
1600 |
90 |
180 |
360 |
720 |
2000 |
- |
220 |
440 |
880 |
4、計量性能要求
4.1、測量面、基面及側面的表面粗糙度應不超過表9的規定。
4.2、測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
4.2.1、圖1至圖7結構形式的直角尺的平面度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
4.2.2、鑄鐵直角尺的平面度刮制接觸點數見表11。
4.2.3、線紋鋼直角尺的平面度應不超過表12的規定。
4.3、測量面的直線度
圖1、圖2(b)、圖4結構形式的直角尺的直線度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線紋鋼直角尺的直線度應不超過表12的規定。
4.4、基面6、圖7結構形式的直角尺的平行度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 線紋鋼直角尺的平行度間的平行度圖4、圖應不超過表12的規定。
4.5、側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
圖2至圖7結構形式的直角尺垂直度應不超過表13的規定。
4.6、α、β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
圖1至圖7結構形式的直角尺垂直度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線紋鋼直角尺應不超過表12的規定。
4.7、線紋鋼直角尺示值誤差
任意刻線到尺的端邊或末端的線紋示值誤差應不超過表8的規定 。
5、通用技術要求
5.1 新制造的直角尺不應有銹蝕、磁性、碰傷、裂紋、砂眼、毛刺等缺陷。鑄鐵角尺非工作面應清砂并涂漆。
5.2 直角尺非工作面必須有制造廠名或商標、 MC標志和出廠編號。
5.3 后續檢定、使用中檢驗的直角尺,允許有不影響測量準確度的外觀缺陷。
6、計量器具控制
計量器具控制包括:首次檢定、后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。
6.1 檢定條件
6.1.1 環境條件
6.1.1.1 室 內溫度(20士5)℃
6.1.1.2 溫度平衡時間不少于2h。
6.1.1.3 檢定前應將被檢直角尺及檢定用設備同時置于平板上。
6.1.2 檢定用設備
檢定用設備見表14。
表14 檢定用設備一覽表
標準器名稱 |
規格 |
技術要求 |
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 |
Ra(0.10-1.60)μm |
- |
鑄鐵平板 |
≤2000mm |
00級、0級、1級、2級 |
刀口尺 |
≤500mm |
00級、1級 |
量塊 |
- |
1級或4等 |
測微表 |
分度值0.001mm |
MPEe≤±1μm |
直準直儀 |
1" |
- |
標準方鐵 |
≤500mm |
相互垂直度≤1.5μm |
寬座直角尺 |
≤500mm |
2級 |
塞尺 |
(0.02~0.50)mm |
2級 |
圓柱直角尺 |
≤1000mm |
00級、0級 |
研磨面平尺 |
≤300mm |
平度度≤1μm |
千分表 |
(0~1)mm |
示值誤差≤5μm |
杠桿卡規 |
≤200mm |
MPEe≤2μm |
鋼直尺 |
500mm |
MPEe≤±0.15mm |
直角尺 |
≤2000mm |
0級 |
注:表中“MPEe”表示最大允許示值誤差 |
6.2 檢定項目
檢定項目見表15
表15 檢定項目
序號 |
檢定項目 |
檢定類別 |
首次檢定 |
后續檢定 |
使用中檢驗 |
1 |
外觀 |
+ |
+ |
+ |
2 |
測量面和基面及側面的表面粗糙度 |
+ |
- |
- |
3 |
測量面和基面及側面的平面度 |
+ |
+ |
- |
4 |
測量面的直線度 |
+ |
+ |
- |
5 |
基面間的平行度 |
+ |
+ |
- |
6 |
側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 |
+ |
- |
- |
7 |
α、β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 |
+ |
+ |
- |
8 |
線紋鋼直角尺的示值誤差 |
+ |
- |
-- |
注:表中“+”表示應檢定,“-”表示可不檢定 |
6.3 檢定方法
6.3.1 外觀
目力觀察。
6.3.2 測量面和基面及側面的表面粗糙度
用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進行比較檢定。
6.3.3 測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
6.3.3.1 對于測量面或基面小于500mm的00級、0級、1級直角尺可用0級刀口形直尺,2級直角尺可用1級刀口形直尺,以標準光隙法進行檢定。檢定時刀口形直尺的安置方位,對矩形測量面如圖9(a)所示;對圓柱形直角尺的基面如圖9(b)所示。當所有檢定方位上出現的間隙均在 中間部位或兩端部位時 , 取其 中 一方位 間隙量最大的值
作為測量結果;當有的方位中間部位有間隙,而有的方位兩端部位有間隙時,則取中間和兩端最大間隙量之和作為測量結果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

6.3.3.2 測量面等于或大于500mm的直角尺可用對角線法檢定,實例如圖10(a)所示。首先在受檢面上取9個點,位置分布如圖10(b)所示。調整被檢直角尺基面下邊的微調支承,使a4,b4,a,(或a1,b1,a4)三個點與標準面等距離,然后再測出其余各點的讀數值如圖10(c)所 示。運用基面轉換原理,使數值不等的兩個角點b1,b4變成等值;b2,b3兩個點的數值也相應改變如圖10(d)所示。經轉換后得出的各點其最大與最小值之差即為受檢面的平面度,如圖10(e)所示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平面度檢定用設備要求見表16。

表16 平面度檢定用設備的要求
被檢直角尺準確度等級 |
檢定用設備 |
00 |
自準直儀、00級大理石平板 |
0 |
00級大理石平板、00級檢定用直角尺 |
1 |
0級鑄鐵平板、0級檢定用直角尺 |
2 |
1級鑄鐵平板、1級檢定用直角尺 |
此項檢定也可用分度值不大于1"自準直儀在平板上以節距法進行檢定,如圖11(a)所示。檢定時首先測出對角線a1、a4、b1、b4各點對兩端點連線的直線度,如圖11(b)、 圖11(c)所示;然后選取理想平面,使其通過一條對角線與另一對角線平行,以作圖法求出該受檢 面的平面度,如圖11(d)所示。

6.3.3.3 鑄鐵刮制的直角尺平面度以涂色法檢定。0級鑄鐵直角尺的接觸斑點應在0級平板上檢定,1級鑄鐵直角尺的接觸斑點應在不低于1級平板上檢定。接觸斑點數之差應符和表11的規定。
6.3.4 測量面的直線度
6.3.4.1 刀口形直角尺、刀口矩形直角尺的直線度以光隙法在研磨面平尺上檢定。檢定時,使刀口形測量面與研磨面平尺工作面輕輕接觸,觀察它們之間的光隙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被檢直角尺應垂直于研磨面平尺且在±15度范圍內傾斜,如圖12所示。

6.3.4.2 圓柱直角尺母線的直線度用分度值不大于1"的自準直儀以節距法檢定。被檢母線不應少于4條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兩個軸向剖面內,如圖13(a)所示。檢定時,先將橋板固定在反射鏡側工作面上,反射鏡底部墊以不低于1級的平尺,使橋板與圓柱直角尺的母線相靠。然后調整自準直儀,使目鏡內的影像位于中央位置,讀取第一個讀數a1(格數)。按橋板跨距L逐段移動反射鏡,并使橋板首尾相接,依次記取每段的讀數a2、a3...,an。以最小條件包容線評定直線度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作圖法實例如圖13(b)所示。
座標值△的單位是格數,可按下式換算 :
式中:δ——受檢母線的直線度,μm;
τ——自準直儀分度值,(");
L——橋板跨距,mm;
△——直線度的y坐標值之差,格。
當圓柱母線長度小于或等于315mm時,取5個節距,當圓柱母線長度大于315mm時,取10個節距。

6.3.4.3 線紋鋼直角尺的直線度用2級鑄鐵平板和相應的塞尺在被檢全部測量范圍內進行檢定,塞尺如能通過,則不合格。
6.3.5 基面間的平行度
0級和1級直角尺用0級鑄鐵平板和分度值為0.001mm測微表檢定;2級直角尺可用1級鑄鐵平板和千分表檢定。檢定時,將被檢直角尺置于平板上打表,如圖14所示。在全部受檢范圍內最大讀數與最小讀數之差即為基面間的平行度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

6.3.6 側面的垂直度
用2級直角尺a角與被檢側角進行比較,用塞尺量出其間隙量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3的規定。
6.3.7 α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
6.3.7.1 圓柱直角尺測量面的垂直度
首先檢定被檢圓柱直角尺在軸向剖面內的直徑差,直徑差的檢定一般可用分度值為0.001mm的測微表或0.002mm的杠桿卡規進行。直徑大于150mm時,用分度值為0.001mm測微表打表法檢定,檢定支放狀態如圖15所示,支點2/9L。檢定時,首先在同一軸向部面內依次選取a0、a1、a2...,an點。受檢點的分布:測量范圍在500mm內的不少于均勻分布的3個點;對于測量范圍大于500mm的不少于均勻分布5個點。檢定時,使a0點與測微表相接觸,慢慢滾動圓柱直角尺,測微表指針出現轉折點時記下a0點的讀數x0,依次測得a1,a2,...,an各點的讀數x1,x2,...,xn。
算出圓柱直角尺a1,a2,...,an各點對a0點的直徑差為:

α角測量面垂直度的檢定如圖16所示。其鑄鐵平板不低于0級,直角尺不低于0級。

將裝有測微表的小表座與直角尺相靠,使測微表測頭與圓柱直角尺a0點相接觸。然后垂直與直角尺軸心線方向拉測微表表座,使測微表指針出現轉折點,此時的讀數為0。以直角尺的測量面為基面,依次測出各點對a0點的讀數a1,a2,...,an。檢定時,其a0,a1,a2,...,an受檢點與軸向部面直徑差是同一受檢點。再將圓柱直角尺轉過180度,使b0點與測微表測頭相接觸,依次測出各點對b0點的讀數b1,b2,...,bn。
圓柱直角尺a0~an各點的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誤差為:

圓柱直角尺b0~bn各點的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誤差為:

在全部受檢點中,取誤差最大的為其測量面的垂直度,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10的規定。在同一受檢圓柱內,被檢母線應不少于4條(分布在相互垂直的兩個剖面內)。
6.3.7.2 刀口形直角尺和刀口矩形直角尺測量面的垂直度
刀 口形直角尺用光隙法檢定:檢定裝置如圖17所示。標準方鐵各測量面在全長上的相互垂直度不應超過1.5μm;各測量面的平面度不應超過0.75μm。
檢定時,將標準方鐵與被檢直角尺同時置于0級研磨面平板(或研磨面平尺)上,使被檢直角尺測量面輕輕與標準方鐵相靠,觀察它們之間的光隙。不論將被檢直角尺置于垂直于標準方鐵的中間位置還是向兩邊偏轉15度時,其垂直度均應達到表10規定的要求。

刀口矩形直角尺可用自檢法檢定:將研磨面平尺與一直徑為(6-8)mm的圓柱支承同卡板卡緊在檢驗平板上,然后在同一檢驗平板上固定一個帶有分度值0.001mm的測微表的萬能表架。使直角尺的測量面緊靠圓柱支承,同時使另一個測量面緊貼研磨面平尺的工作面。測微表應采用平面測帽并在距直角尺上邊緣(2-3)mm處與直角尺相接觸,如圖18(a)所示。然后沿圓柱支承移動直角尺,同時轉動測微表調整測帽平面的位置,使直角尺安放在平面測帽的兩個邊緣位置,如圖18(b)所示。使測微表示值變化不超過0.001mm,依次將被檢直角尺的四個測量面安放在研磨面平尺上,記下相應的測微表示值a1,a2,a3,a4并求出這些示值的算術平均值m:

在每個讀數中減去所求得的m值,則可求得在長度H上α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的偏差△1,△2,△3,△4為:

所測得△1,△2,△3,△4的代數和應等于0,最大不應超過0.001mm。

6.3.7.3 寬座直角尺、三角形直角尺、平形直角尺和鑄鐵直角尺測量面的垂直度。
打表法:裝置由00級大理石平板、0級直角尺、分度值為0.001mm測微表和表座等組成。檢定時,按下列順序進行。
利用手的力量使測微表表座始終 緊貼在直角尺的測量面上,再使被檢直角尺與測微表測頭輕輕接觸,并沿平行于平板的方向前后拉動表座,隨之調整被檢直角尺的位置,使被檢直角尺在水平截面內與直角尺測量面平行,如圖19(a)所示。
以直角尺為基準,沿被檢直角尺全長自下而上(或自上而下)打表,得終點讀數與起點讀數之差△a1(帶正負號)。
將被檢直角尺和測微表均調轉180度,如圖19(b)所示,重復上述操作,得終點讀數與起點讀數之差△a2(帶正負號)。被檢直角尺的垂直度誤差δα的計算公式:

當被檢直角尺為鑄鐵直角尺時指針的跳動。

也可采用附錄A中的方法檢定(間隙法和直接測量法)。仲裁檢定時應采用6.3.7.3打表法檢定。
6.3.7.4 線紋鋼直角尺測量面的垂直度
用不低于2級的寬座直角尺和相應的塞尺在被檢全部測量范圍內進行檢定,塞尺如能通過,則不合格。
6.3.8 β角測量面的垂直度
0級和1級刀口形直角尺可用標準方鐵檢定,如圖17所示。1級和2級直角尺的檢定可采用下列方法。
6.3.8.1 直接測量法:首先測量出β角測量面對。角基面的垂直度△γ。具體操作順序和處理方法可參照寬座直角尺α角測量面的垂直度直接測量法。然后測出被檢直角尺基面兩端的高度差α,如圖14、20所示。被檢直角尺β角誤差由下式算出:

當△γ,α是促使成β角偏大于90度時,δβ,α取正號;反之取負號。在測定直角尺基面兩端高度差α時,其形狀偏差應排除。如圖21中,雖有形狀偏差b存在,但其兩端高度α等于零。
例:某630mm×400mm寬座直角尺,測得結果如下:

即被檢直角尺β角大于90度,其β角垂直度誤差為2μm。
6.3.8.2 比較法:對于尺寸小于300mm的直角尺,用高一級的刀口形直角尺的α角做標準,以光隙法進行檢定。
6.3.9 線紋鋼直角尺示值誤差
線紋示值誤差用鋼直尺檢定。將被檢尺置于1級平板上,使鋼直尺的首端線紋與被檢尺的端邊對齊,在鋼直尺上讀出被檢尺的偏差。其測量結果應不超過表8的規定。
6.4 檢定結果的處理
按照本規程的規定和要求檢定合格的發給檢定證書;不合格的發給檢定結果通知書,并注明不合格項目。
6.5 檢定周期
檢定周期可根據使用的具體情況確定,一般不超過1年。
附錄A
間隙法和直接測里法
間隙法:在被檢直角尺的測量面與圓柱直角尺的母線(或刀口矩形直角尺)之間試塞1級或4等量塊,檢定裝置如圖A.1所示。在全部受檢范圍內,可塞人量塊尺寸的最大差值即為被檢直角尺的垂直度誤差。檢定用直角尺的準確度應高于被檢直角尺一個等級。

直接測量法:在帶有可動接觸頭的直角尺檢查儀上檢定。檢定時,首先調整好活動測量架在立柱上的位置,使可動接觸頭恰能與被檢直角尺測量面上邊緣(2~3)mm處相接觸,隨之將定位支架緊固于最低位置如圖A.2所示。然后將被檢直角尺分別置于位置I和位置II,并撥動換向器使測微表的測量方向與被檢直角尺的位置相適應,此時在測微表上即可讀出相應兩個讀數值。該兩個讀數值之差的一 半即為被檢直角尺的垂直度誤差。

附錄B
檢定證書內頁格式
檢定結果
序號 |
主要檢定項目 |
檢定結果 |
1 |
外觀 |
|
2 |
測量面和基面及側面的表面粗糙度 |
|
3 |
測量面和基面的平面度 |
|
4 |
測量面的直線度 |
|
5 |
側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 |
|
6 |
α,β角測量面相對于基面的垂直度 |
|
7 |
線紋鋼直角尺的示值誤差 |
|
檢定結論:符合XX級 |
附錄C
檢定結果通知書內頁格式
檢定結果
序號 |
主要檢定不合格項目 |
檢定結果 |
1 |
|
|
2 |
|
|
3 |
|
|
4 |
|
|
5 |
|
|
6 |
|
|
檢定結論:不合格 |
下載JJG7-2004檢定規程PDF文件